相关问答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如果情况不严重,则不会撤销缓刑。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在缓刑期间,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我国《刑法》规定,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具体影响如下: 1、一般当事人在由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行政拘留的一般不会留下前科,这是区别于刑事处分的重要和要素。 2、当事人如果超过16岁被处以行政拘留在当地公安机关留下案底,如果5年内再次因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会加重处罚。 3、行政拘留案底在公安机关长期保存,可以查询,对报考公务员以及特殊部门雇员的当事人的政审环节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4、在个别大城市、特大城市办理居住证、入户时需要考察行政拘留情况,例如北京被行政拘留一次,积分扣20。
行政拘留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的最高期限为15日(到期后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的拘留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一般当事人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拘留一般不留前科,这是区别于刑事处分的关键要素。但是,当事人超过16岁被行政拘留的,在当地公安机关留下文件(非刑事犯罪文件),5年内再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行政拘留的处罚会加重处罚。行政拘留事件的真相长期保存在公安机关,对考公务员和特殊部门员工的当事人的政治审查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440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