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
根据我国最新的《公司法》《经济法》,凡是损失金额超过当地最低工资额度的,国家人民法院均受理,还要满足以下4个基本条件,可以申请纪检部门进行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我国刑法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种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此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一些侵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贩毒、贿赂等,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由于涉及的罪名太多,字数有限,律师无法一一列举相应犯罪的立案条件。
经济犯罪立案条件如下:公安机关经立案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一)认为有犯罪事实;(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三)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经济犯罪报案材料有: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状况的书面材料。 3、有损失物品的,提供所损失物品的特征描述或相片(可供给同类物品的相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3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581人已浏览
1,8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