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醉驾入刑是2011年5月1日实施的。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 (八)》正式施行,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
1、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驾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醉酒司机将受到刑事处罚。 2、根据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醉驾入刑负面效果有:醉驾入刑后,缓刑适用率居高不下,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定刑过低。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而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不符合适用逮捕强制措施所要求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一条件,所以,在查办危险驾驶案件时一般不适用逮捕强制措施,而是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到了审判阶段,针对采取这类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法院通常会适用缓刑,缓刑适用率因此就居高不下。醉酒的标准过低,也是影响执法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体内酒精含量即使达到了规定的醉驾标准,情节显著轻微的仍然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而情节显著轻微当然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驾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醉酒司机将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新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员,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驾驶员,交警部门也会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把罚款金额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对酒驾嫌疑人一般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等措施。对醉驾嫌疑人将以采取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为主。随后,公安机关将会提请检察院起诉;检察院起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针对醉驾将会采取简易程序审理,最后作出判决。 一般为3天送检、3天检验、起诉审理阶段约7天,整个过程大约在15天内办完。最后,法院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拘役时间的长短和罚金的多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0人已浏览
310人已浏览
2,571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