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诉讼途径解决方式: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
申请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方式是当事人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以及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当区分小区性质,而不能笼统地认为只要发生在小区中的车辆碰撞就不属于交通事故,只有非封闭住宅小区内发生车祸属于交通事故范围。在封闭式住宅小区,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或按照严格的登记制度的小区内发生车祸的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门无权处理,而应当由辖区所在派出所按治安案件进行处理。
在发生事故后,交警部门必须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为肇事逃逸。如果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则逃逸的驾驶员将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但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对于肇事者的处罚是罚款200元至2000元不等,并可被处以15日以下拘留,同时其机动车驾驶证将被扣12分。若肇事逃逸导致事故中人员重伤或死亡,则驾驶员将面临终身禁止驾驶执照的处罚,同时还可能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被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况,可以依据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 1. 如果逃逸当事人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那么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2. 如果逃逸当事人虽然逃逸,但公安机关查清了事故事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那么可以减轻责任。逃逸的当事人仍然要承担主要责任,而对方当事人则承担次要责任或无责任。 3. 如果逃逸当事人虽然逃逸,但公安机关查清了事故事实,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4. 如果逃逸当事人虽然逃逸,但公安机关查清了事故事实,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或者一方当事人故意导致交通事故的,那么由一方承担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因此,发生肇事逃逸,逃逸人并不是一定要承担全部事故责任。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107条的规定,如果被扣留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30日内没有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没有补办相应手续,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并且经公告3个月仍不前来接受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该机动车送交有资格的拍卖机构拍卖,所得价款上缴国库;非法拼装的机动车予以拆除;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予以报废;机动车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