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维护食品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法定义务。当消费者在购买或食用食品时发现异物,他们有权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沟通和协商,以...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顾客在超市购买到已过期的食品时,若要获得10倍的赔偿,还可以要求追加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当赔偿金额低于1000元人民币时,应按照1000元人民币来计算。 对于生产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消费者不仅有权要求赔偿其实际损失,还可以向生产商或经销商提出支付商品价格10倍或损失金额3倍的赔偿请求。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仍未达到1000元人民币,则应视为已达到了1000元人民币的赔偿标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则应视为五百元。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如何对三无产品进行维权:网络消费类纠纷具有买卖双方之间信息占有不对称,消费者维权取证难度较大,是事实认定困难等特点。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在购买产品前,仔细阅读产品介绍、买家须知、退换货流程等内容,向商家详细了解产品情况;二是在收取快递时,在快递公司人员前当场开箱验货后签收,如发现产品有破损,及时拍照取证并可拒收快递;三是在收到产品后发现与商家描述不符,可能存在欺诈行为后,及时以截屏等方式固定产品介绍页面,在与商家交涉时用电商自带交流工具如阿里旺旺等,并保存聊天记录;四是在购买多个同类同批次产品时,当消费者发现其中一个产品外包装、产品标识或是质量不合格时,不要再拆封其他产品,以保留作为证据;五是当消费者与商家协商不成,希望以诉讼解决纷争时,可及时与电商平台联系,要求其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资料,以备诉讼需要。
对方可能涉及诈骗罪,可以报警处理。或者要求网站提供民事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52人已浏览
1,0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