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可以选择诉讼解决,那么合同诉讼可以强制执行吗?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民...
合同诉讼,法院不一定就会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及时履行了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当事人也不会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诉法》第236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法官移送执行人执行。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因此,合同诉讼判决生效后,对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并不会主动强制执行生效判决,需要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的裁判文书,一方拒绝履行后另一方需要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法院才会启动执行程序。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罚款、拘留。2、人民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况扣押、冻结、划拨和变更被执行人的财产。
《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在执行实践中,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经常使用的一种执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执行措施,扣留是临时性措施,是将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暂扣下,仍留在原来的单位,不准其动用和转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超过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该项收入交付申请执行人。
强制执行的时间,这个得看执行局啥时候愿意去强制执行了。对于有关系的有本事的人,可能执行局就是假装作为,然后给个执行不能的结论 所以,与其纠结这些没用的,不如涨涨本事,或者找个有本事的人帮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2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