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条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枪的丢失,可能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规定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情节严重或者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以上是遗失武器装备罪量刑标准。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构成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客观构成是法定主体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3.主体构成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4.主观构成是故意。
丢失枪支的犯罪要素:1。犯罪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支的人员;2、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3、犯罪主观,犯罪主观故意;4、犯罪客观,犯罪分子知道枪支丢失但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