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对方不履行判决的后果如下: (1)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2)被执行人不履行法...
一、如果一个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没有强制力保障的判决只是一张废纸,司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本来拒绝履行法院判决书,不仅应当支付迟延履行债务期间的双倍债务利息,还可能涉嫌构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罪;但在实践中,由于执行庭必须按照判决书内容执行,所以判决书没有判决迟延履行债务期间的利息,执行庭一般不会主动执行该内容;这就是我国法律不完善的地方---迟延履行判决书确认的给付义务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是法定的条件,但就是由于判决书又要求增加一个判项,形成执行庭无法按规定执行却只能按判决执行的怪事!我们国家的怪事太多了!
判决生效后有执行能力拒绝执行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附加,这意味着有能力但不执行)如果没有能力执行,或者转让财产没有财产可以执行,将被执行人作为信用档案,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提供给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被执行人将无法申请贷款(贷款买车、买房)、不能参与招标、不能申请政府资金等,在生活和工作中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被执行人不执行有效判决的,法院可以依法限制其高消费,只能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保留生活费用,其他属于被执行财产的范畴。
可申请上一级法院监督办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依据《民事诉讼法》二百三十五条递交执行监督申请书,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