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对批捕决定不服的处理方式为: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要根据该一审判决是否已经生效来处理: 1、如果一审判决未生效的,可以在上诉期内(民事案件的上诉期为15天,刑事案件为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不履行法律效力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发出《教育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其他权利。当事人在收到《教育行政处罚告知书》后七日内,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以书面方式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以及相应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纳。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综上所述,能力罚是教育行政处罚中主要的一种手段,教育行政处罚能力罚主要有两大类,针对学校的有责令停业、暂停办学资格及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对个人的处罚有取消考试成绩、取消考试资格等等。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书后,对此表示异议的,应当尽快提出复议。
想知道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解释,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相关法条】《行政复议法》第21条。【意思分解】1、识记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3种情形,应注意其中第2种情形应同时具备3个条件:(1)原告申请;(2)法院认为执行会造成不可弥补损失;(3)不损害社会公益。2、比较《行政复议法》第21条,了解二者之异同。【不要混淆】第(三)项是“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701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