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酒后驾车取保候审后,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传递信息时及时到达案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
以下就是醉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的相关知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审查起诉,如果有犯罪事实,并且有证据证明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会将案子起诉到人民法院判决。如果不构成犯罪,检察院会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以上就是醉驾取保候审到检察院的相关情况。
1、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后所判的刑罚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否会坐牢,关健要看法院能否判缓刑,如果缓刑的,就不会再被关押,否则就要被收押服刑。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以拘役和罚款。2、酒后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并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交通事故后逃逸,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三)在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公路上行驶;(四)驾驶载有乘客的机动车;(五)有严重过度拥挤、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照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或者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七)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机动车。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9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