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二者的区别主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客观行为不相同。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
1、客观行为不相同。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抢夺和抢劫的区别如下: 1、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2、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21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但是,携带凶器抢夺,或者犯抢夺罪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都构成抢劫罪。 3、抢劫是使用暴力以及足以压制他人使他人不敢反抗的方式强取财物,而抢夺虽然也有一个抢字,但它不依靠暴力的强制,而是乘人不备夺取,依靠的是突然性,快速与敏捷,基本属于巧取的犯罪,而不像抢窃是豪夺的方式。另外根据法律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论,这个凶器一般指管制刀具,也包括其他足以致人重伤死亡的器具。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意图在犯罪中使用,客观上该凶器处在随时可用的状态,就足以转化为抢劫罪。至于是否向被害人显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1.抢劫罪和抢夺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抢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 3.抢夺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 4.抢劫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抢夺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两者的定义不同。抢劫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抢劫表现为乘客不准备公开抢取大量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携带凶器抢劫的,以抢劫罪论处;2013年新通过的《关于办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取他人财物,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