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突然下落不明,导致案件无法审理。但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法院不得缺席判决。根据我国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批准逮捕的话,自然案件不会再进入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但是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自诉,如果法院认为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是可以决定逮捕的,所以现在你朋友要做的就是赔偿对方损失,尽量达成和解。
1、起诉人必须是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凡是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起诉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
一、不追究刑事责任下的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原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以上五项情形下,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以上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新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449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