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亮点五: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 【法条】《消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超市价格欺诈怎么办的问题,你可以购买后保留好收据,去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双倍赔偿。
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索赔,也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 消费者如果退货,商场不同意,可以采取用手机拍照的方式将商品价格标示及宣传广告牌进行拍照,并将结账小票一起作为购买证据,向当地消协等部门进行投诉,依法维权。消协部门在收到消费者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拓展资料 消费者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对商场的这种对商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将依照新《消法》第56条的规定给予处罚。并且根据《消法》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商家的上述被处罚行为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经营者要在商品销售中明示商品价格真实信息,不能对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 依据是该法的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和全国互联网平台。 1999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全国设立的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专用电话号码。 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于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线。这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消费维权工作跨入互联网+时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3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486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