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8次会议通过,现予...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比如普通的基层法院不能审理涉外专利侵权案件,这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变更诉讼请求后管辖异议 被告在一审答辩期间有权提出管辖异议(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原告变更诉讼请求获得法院准许后,法院应重新给予指定举证期限。依据为《民事证据规则》第三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法院应将同意原告变更后的诉讼请求书面文件向被告送达,并自被告签收之日起重新计算15天的答辩期(《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同时应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在该重新计算的答辩期内,被告仍有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行使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司法解释对此管辖权提出也有规定:最高法院《关于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向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限问题的批复》。逾期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含法院或仲裁机构谁有权主管的管辖异议),视为接受审理而且无异议。
没有。民事诉讼解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在人民法院立案时,从法律上讲,双方的纠纷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究竟是原告胜诉还是被告胜诉还是未知数。因此,这个时候双方都没有过错,只是具有争议的双方,不会影响被告的征信报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当法院判决的生效之后,如果被告败诉,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的,这个时候被告就具有过错,人民法院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进而影响到被告的信用记录。
目前法院立案对将来影响很大,具体有若是一般的民事诉讼,不会对以后生活产生影响。 但涉嫌刑事犯罪被追究刑责,或因恶意欠费、不按时还贷等事由被提起诉讼,则将被依法追究刑责或违约责任。 而这都将给以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且极有可能因此导致征信受损,遗患无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6人已浏览
351人已浏览
1,352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