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两者的法律定位:民事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将其和法律后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联系起来的具体存在的本质。法律事实是反映现实生活情况...
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的区别是: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有意志和意思表示的内容。但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如下: 一、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而民事事实行为没有这种要求。 二、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而民事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三、民事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而民事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 四、民事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民事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1、法定模式不同。劳动法律关系是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则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一般称为劳务关系。 2、内容设定不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双方预期设定的;而事实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但这不是双方当事人预期设定的。 3、法律保障不同。劳动法律关系由法律规定保障;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强制其终止,但是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利益仍然受法律保护。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0人已浏览
422人已浏览
12,053人已浏览
1,0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