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应用来偿还死者生前债务。死亡赔偿金,又称死亡补偿费,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给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物质性收入损失的...
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案情简介] 原告聂新民与被告张桂兰之夫王红波系朋友关系。1995年7月16日,王红波向原告借现金7700元,写有欠条。欠条上载明:“欠新民款柒仟柒佰元整(7700.00),等有钱时马上还。王红波(指印)95.7.16。”1995年农历腊月初六,王红波因工伤事故而死亡。此后,原告要求被告偿还此款,被告以其不知道此事为理由绝偿还。原告即起祈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其丈夫前欠款。 法院在审事过程中查明:(1)原告出具的王红波的欠条,经核对笔迹,确系王红波的笑谈。(2)被告是王红波惟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3)1995年农历8月,被告与王红波购买了许桌玲 两室一厅房屋,价格为13000元,王红波在一个月内付清了购房款,并搬进去居住。但房屋产权至今没有过户,仍许桌玲名下。(4)被告在其夫死亡后没有表示放弃继承王红波的遗产,并实际占有了上述所购之房产。 [法律分析] 法院认为:被告丈夫生前向原告借款,有欠条佐证,借款事实成立。被告和其丈夫共同生活期间购买了房屋,付清了房款,并已经搬进居住。被告已实际继承了其丈夫的遗产,应当负有偿还其丈夫生前欠款的义务。被告辩称所购房屋没有过户,因房屋过户与否不影响其继承遗产事实的存在,故其辩称理由不能成立。法院遂依照《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之规定,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7700元整。 本案需要查清并处理的问题有三:(1)王红波生前借款的性质。(2)被告张桂兰是否继承了其丈夫的遗产。(3)被告张桂兰偿还非常规生前的借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关于王红波生前借款的性质 确定王红波生前的垡的性质很重要,涉及到该债务由谁偿还及其法律依据。如果该债务系王红波与张桂兰的共同债务,则张桂兰应负连偿还责任,不以王红波的遗产为限王红波个人国,则应以王红波的遗偿还,或由继承遗产的人偿还。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王红波生前借的7700元并未用于家庭生活,张桂兰也并不知晓,所以应认定为王红波的个人债务。 二,关于被告张桂 兰是否继承了其非常规的遗产 首先,张桂兰作为王红波的合法妻子,是五红波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且根据本案事实,是惟一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王红波生前未立有任何遗嘱,所以王红波的所有遗产均应由张桂兰继承。这是婚姻8法中规定的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内容。其次,张桂兰并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且实际上已经继承了王红波的遗产。在王红波前,张桂兰与王红波共同以13000元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屋,因而该房应属张桂兰、王红波夫妻共同财产,王红波应当享有一个财产权利。这一半财产权利则属于王红波的遗产。张桂兰实际居住该房屋,表明其事实上已经继承了王红波的遗产。 三、关于张桂兰偿还其丈夫生前借款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和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践产实际价值为限。超 过践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的规定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即规定“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在本案中,被告张桂 兰已实际继承了其丈夫的遗产,因而依法应当以其继承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其夫生前所欠的债务。而要案法院判词中的表述“被告已实际继承了其丈夫的遗产,应当负有偿还其丈夫生前欠款的义务”,是欠妥当的。
债务人意外死亡的,债务人有遗产,生前债务为合法债务的,需要偿还。债权人可以要求继承人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依法需要偿还的债务。
因追讨债务限制了对方人生自由,涉嫌非法拘禁罪。犯罪人自首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是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这是自首成立的基本条件。这一条件包括: (1)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如果供述的是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的罪行,那是检举而不是自首。 (2)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 (3)犯罪人供述罪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者其他方式,只要是如实供述全部罪行,就是自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