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再审的抗诉是人民检察院抗诉形式的一种,同上诉审程序的抗诉一样,同属于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活动,其目的都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正确,实行监督,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但是,二者也有区别:第一,抗诉针对的判决和裁定的性质不同。上诉程序的抗诉,是针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出的。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出的。第二,启动抗诉的主体不同。上诉程序的抗诉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有权抗诉外,只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权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如果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提出抗诉意见,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三,抗诉的期限不同。上诉程序的抗诉,法律规定对于判决的抗诉期限为10日,对于裁定的抗诉期限为5日。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没有期限的限制,只要人民检察院发现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有错误,不论判决和裁定是在执行中,还是已经执行完毕,均可提出抗诉。第四,抗诉的作用不同。上诉程序的抗诉,是在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未发生法律效力时提出的,只要在抗诉期间内依法定程序提出了抗诉,一审裁判就不发生法律效力,必然进入二审程序。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主要是对错误的裁判的一种救济,检察机关只有对那些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才能对其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抗诉。若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需要申请检察院提起抗诉的话,那此时必须要达到了规定的条件才行,否则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此时检察院也是不会受理的。当然,对于同时上诉和抗诉的刑事案件,此时就不需要再遵守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了。要是在这方面有需要的话,也可以来委托专业的律师来提供法律帮助。
当事人提出上诉,应当按照其他当事人或者诉讼代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当事人。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已经预收诉讼费用的,一并报送。
1、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法院对于各类案件的管辖范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案件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如甲欠乙的钱,要看甲是住什么地方,就到甲的住所地的法院进行起诉立案;但如果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则一般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立案。如果是房产继承纠纷,则在房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立案。原被告都是一个县的,不存在管辖争议,直接到所在县法院起诉即可。2、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必须与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甲就属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而如果是甲的父亲向法院起诉那就不可以了,因为张某并没有借其父亲的钱。如果甲有事确实不能亲自到法院起诉,可以委托父亲或其他亲属到法院起诉,但必须有书面委托书。3、有明确的被告。是谁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就应当以谁为被告。在甲案件中,被告应当是张某本人。而不应该将被告列为张某的家人。当然,如果有证据证实张某借钱是用于家庭开支,也可以将张某和其妻子列为共同被告。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打官司必须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法院才能进行审理判决。在甲案件中,甲的诉讼请求应当是:“判令被告张某归还借款1000元及延期给付的利息。5、需要向法院提的材料。首先要写一份合格的起诉状,诉状的内容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明确的姓名、住址、职业、年龄、工作单位等)、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其次,要提供主要证据的复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证复印件。就甲案件而言,应当提供的材料有:诉状2份、知道张某借其钱的证人书面证言两份、甲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0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461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