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统称为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既遂是指某种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某种危害后果已经发生、完全符合某个罪名的犯罪...
关于犯罪既遂的形态特征对于各种行为的犯罪既遂的标准时不一样的:行为犯是实施了这种行为即构成;危险犯是足以导致某种结果的发生为既遂。结果犯是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基本形式,其特征如下: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的。二、行为人必须已开始犯罪。3、行为人的行为包括某种犯罪的所有基本要件。构成犯罪的四个要素如下:1。犯罪主体是指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2、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3、主观要件,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4、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相关延伸】问: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答: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二、定义不同:已开始实施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犯罪未遂。既遂是实施完成的。三、量刑不同:犯罪既遂依照有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往往在量刑上有所减免,可与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相比较。
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即时犯。 1、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就是他人死亡,如果发生了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未遂。 2、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这类常见的犯罪有:强奸罪、奸淫幼女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等。 3、危险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类犯罪不是以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都是以行为人的破坏行为造成足以使火车、汽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而不以造成实际的损害为标志。 4、即时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例如我国刑罚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只有犯罪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的问题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特征有: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有以下这些: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4、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相关延伸】 问: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有哪些不同? 答: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人已浏览
38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