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
敲诈勒索未遂是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敲诈勒索的定义是指,违法或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受害人财物为目的,使用了另受害人会产生精神压力的威胁方式,多为受害人的隐私等的威胁,迫使受害人屈服,而敲诈勒索受害人财物的违法或犯罪行为。2、按照敲诈勒索的司法解释,如果敲诈勒索数额达到2000至5000以上,则已构成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事实,将会被按照刑法274条追究刑责。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达到3万至10万以上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达到30万至50万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3、两年内敲诈勒索3次以上的,亦追究刑责,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对于一年内因敲诈受过刑事处罚、敲诈勒索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名义敲诈勒索等符合敲诈勒索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情形的,将按照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标准的一半,来认定其数额。达到该数额一半的,亦追究刑责。4、敲诈勒索未达到追究刑责标准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追究行政责任。处罚原则,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5、敲诈勒索既遂的,应依法返还受害人的财物。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4条、274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条、2条、3条
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为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为人必须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财物,这是敲诈勒索罪最主要的特点。威胁和要挟,是指通过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精神上的强制,使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产生压力。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以将要实行暴力;揭发隐私、违法犯罪活动;毁坏名誉相威胁等等。其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通过第三者转达;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在取得他人财物的时间上,既可以迫使对方当场交出,也可以限期交出。总之,是通过对公私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实行精神上的强制,使其产生恐惧、畏难心理,不得已而交出财物。 3.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是其他目的,如债权人为讨债而威胁债务人的,则不构成本罪。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一般是扬言将要实施,并不一定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可以当场能够实施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才能实施。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迫使被迫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交出。 4、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5、抢劫罪除使用威胁手段外,还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往往同时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敲诈勒索罪,不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不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 6、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6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288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