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如下特征: 1.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城镇居民不得购置宅基地,除非其依法将户口迁入该集体经济组织。...
宅基地的权属确定,就是人们是否拥有宅基地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关键。我国在农村合作化后,农村村民在集体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体组织申请建房用地,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确认农村宅基地权利的目的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化解矛盾,帮助农民树立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巩固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1、在1983的土地承包中,已经去得了本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及其家属的农业人口,确定属于本村的集体成员。 2、按照政策后搬迁入村的新农户,假若长期生活在新居住地并且户口已经迁入当前村的,认定为本村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3、因为子女顶替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的人员,不认定为集体成员。 4、在部队服役和符合管家相关规定的士官,认定为本村的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5、在学校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人员,认定为本村的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6、从外省嫁入本村,而因户籍政策问题,户口未迁入本村的,以其结婚证为依据确认集体经济成员身份,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7、外嫁女户口仍留在本村的,可以认定为本村的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8、离婚后户口仍留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继续生活在本村的农业人口,认定为本村的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9、本村的经济组织内有服刑人员、劳改人员,认定为本村的集体成员,可以确认宅基地使用权。
在农村要建造房屋的话一般是需要先向村里申请宅基地,宅基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保障,划分给农户用来建造房屋的土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人们会引起宅基地的问题出现纠纷,那么农村宅基地确权有纠纷的解决办法如下: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只与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条和第53条的规定,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