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已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你朋友的行为涉嫌抢夺罪。《刑法修正案九》对我国刑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刑法关于诈骗罪做出了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一般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会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就是不构成犯罪。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9条的规定拘留、罚款。” 那么 第二,这构成刑事犯罪。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数额较大”那么他就构成了犯罪。那么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了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了或损坏公私财物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数额较大”一般是一万以上不满五万;“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一、立案标准 1、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2、必须有情节严重的行为; 3、必须是哄抢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人。 根据上海市高级法院的有关规定: 聚众哄抢犯罪行为在数额在4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组织30人以上参与哄抢的; (2)哄抢一般军用物资的; (3)哄抢一般文物的; (4)哄抢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 (5)哄抢急需的生产资料的; (6)哄抢三次以上的。 聚众哄抢数额在4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组织150人以上参与哄抢的; (2)哄抢重要军用物资的; (3)哄抢珍贵文物的; (4)哄抢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哄抢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导致公司、企业停业、停产的; (6)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
主要看抢的方法了,抢劫罪主要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比较恶劣。聚众哄抢罪,是指纠集多人,实施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具有聚众哄抢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包括自己占有或者第三者占用。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不能定本罪,实践中,有的人因与他人发生债务或财产纠纷,采用纠集多人强行夺取对方财物的方法,用以抵债,可以本罪论处。[编辑本段]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