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这是基于对子女的人身健康的考虑; 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严重影响子女生活学...
探望权中止包括了以下情况: 1、探望权人将子女带入色情场所或让子女观看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的; 2、探望权人道德败坏、通奸、姘居、卖淫、嫖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权利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视权,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2、权利人在行使探视权时,采取打骂、虐待子女,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3、权利人具有其它原因(如权利人患有易传染疾病等),不能正常行使探视权的情况。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探望权的中止包括以下情形:探望一方对子女有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未抚养一方探望权主要是为了给未成年子女提供一个良好幸福的成长环境。如果探望一方对子女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探望权的行使违背了权利行使的初衷。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子女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亲人的影响。所以,如果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会对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探望一方有严重的健康障碍,威胁儿童健康。如果一方有传染病,如果继续给他接触和探望未成年人的机会,会增加传染给未成年人的机会,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的健康问题。因此,当探望者影响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时,首先应暂停探望权的行使。探望者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直接威胁到子女的健康或安全。探视权的行使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暂停探视权的行使,侵权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视权。
根据司法实践,享有探视权的一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由法院裁决暂时中止其探望权; 1、曾犯罪行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大,手段特别恶劣,无明显悔罪表现,有可能使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的; 2、对未成年子女有虐待、劫持、胁迫等暴力倾向的; 3、遗弃、歧视未成年子女的; 4、患有严重传染病未治愈或精神病的; 5、有赌博、酗酒、吸毒、卖淫、嫖娼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6、对于年满10周岁以上的子女,明确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 7、人民法院认为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事由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7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