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在作说明时说,宪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其中11条同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有修改宪法这一项,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也就是说,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认为我国宪法需要修改,则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修正案,进行宪法的修改。 宪法的修改可以分为全部修改和部分修改。我国建国以来,实行过四部宪法,即1954宪法(之前由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来充当宪法),1975宪法,1978宪法,和现在正在实行的1982宪法。这些其实并不是一次次的制宪,而是对于宪法的四次全面修改。而针对1982宪法,至今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及2004年分别对其进行了四次部分修改,修改的部分主要是针对经济政策。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82宪法的四次修改已经是比较频繁的了,而且分别修改了两条内容、九条内容、六条内容和十四条内容。
(一)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内容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选举制度等。 2、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国策,如规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二)宪法规定和保障基本人权 1、基本人权 (1)人权的含义:人权是人按其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基本人权的含义:基本人权又称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并保障的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 2、我国宪法对公民六项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力可分为: (1)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 (6)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3、正确对待公民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性。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重合的。同时,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一)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内容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选举制度等。 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根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宪法第六条(1999年修正案)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宪法第15条(1999年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国策,如规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4人已浏览
640人已浏览
1,293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