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兼顾”顾名思义是指应全面地、整体地看待条例的规定,不能只看一条一款的规定而忽略其他。如条例通过第14、15和16条对...
工伤的认定原则主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有:(一)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职工工伤认定条件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患职业病;从事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事故伤害;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其他条件。
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集中管理原则;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无责任补偿(无过失补偿)原则;区别因工与非因工原则;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原则;经济赔偿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原则;区别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原则;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其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615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