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假冒他人专利的。 1、承担民事责任(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 2、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给予下列处分: 1)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没...
1、停止侵权 所谓停止侵权,是指侵权人应当停止擅自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法院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即: 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首先要明确专利权人请求保护的是什么。 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完全相同; (2)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不完全相同。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是对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被控侵权产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也可能成立。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一直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最多的是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所谓全面覆盖,是指如果被诉侵权物或者方法侵权成立,那么该产品或者方法应该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项特征,缺一不可。判定专利侵权时,首先应用的是全面垄断原则。同样的原则是,即使被起诉的侵权物品没有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如果能够在其上面找到同样的替换物品,也必须判定侵权。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另一个原则是多馀的指定原则,被指控侵权行为减少了某个技术特征,但是缺乏这个特征,不影响技术方案整体的完整性。专利申请人因缺乏经验,才将不必要的特征写进了独立权利要求。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认定,缺少了这一项非必要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
1、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3、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7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