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如果涉嫌,的逃逸行为会极大地影响量刑范围。我国《》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首先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一、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积极履行救助义务”是认定“逃逸”性质的本质要件; 二、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立即投案”是评判“逃逸”性质的形式要件。 适用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法律依据】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首先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一、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积极履行救助义务”是认定“逃逸”性质的本质要件; 二、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立即投案”是评判“逃逸”性质的形式要件。 适用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