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诉案件一般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判处,至少不得超过三个月。可以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公诉案件一审一般应当在2个月内宣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诉案件一审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3个月。经批准,可以依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刑事案件的宣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庭宣判,即开庭当日当庭宣判,一种是定期宣判,是合议庭评议案件得出结果后,定期宣判。无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都是公开宣判。实践中,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宣判法院会选择定期宣判的方式。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且应当当庭宣判。
一、一般刑事案件从检察院移送法院审判的期限为两个月,至少不得超过三个月。2、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可能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之一,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3、什么时候能判决,要看当地法院的案件数量和案件的复杂程度。一般而言,不超过上述规定的期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