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务化解就是把欠的钱进行偿还,如果没有钱还的话,那么就进行物品抵账,达到互相不欠钱的状态。债务,‘‘债权”的对称。是指债的法律关系中,依法对所承担的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1、对付拖欠债务的行为,债权人可以采取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化解了实体经济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后,纵观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中国巨债”带来的债务违约风险、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泡沫、中长期仍然存在的人民币贬值压力等。观史而知今,对近800年来经济金融史的研究发现:各国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半以上都是由各种债务违约引发的。债务的本质是借债主体(例如政府、企业)对其未来货币信用的透支。由于债务的膨胀是“复利的滚雪球”,如同癌细胞的扩散,必须尽快加以抑制,以防不治。 此轮债务问题并非中国首次面对债务风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000年前后,中国曾三次面对比较严重的债务风险。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普遍设立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至90年代各地普遍出现兑付问题,四川、河北等地甚至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并酿成了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极端事件。 第二次债务风险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三角债”,当时的坏账规模约为2000亿元,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第三次债务风险是本世纪初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占银行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银行改革中,首次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约有1.4万亿元。 对于上述三次债务风险,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债务清算核销、剥离不良资产、国家注资上市等方式处理并化解了债务危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8人已浏览
939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