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离婚没有法定“净身出户”情形,可能导致净身出户的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
离婚没有法定“净身出户”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可能导致净身出户的情形: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更能达到“净身出户”的效果。在起诉离婚中,一般也只有通过调解的方式,才能达到净身出户。 为什么呢?因为,夫妻共同财产,不管怎么算,双方都会有一定份额,即便有严重的过错,法官考虑到无过错方的利益,会适当少给过错方一些,但不可能一点都不给。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没有可能“净身出户”。
离婚没有法定“净身出户”情形,可能导致净身出户的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八十四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根据我国民法典,诉讼离婚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基本不会判一方净身出户。 通常,离婚时财产分割遵循以下原则:若能双方协商一致,或者签署有真实有效的内部协议,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果没有办法协议一致的情况下,由法院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判决分割财产原则上双方平均分割;同时倾向于保护为家庭付出较多利益者,往往可以多分;另外无过错方可以主张多分并且要求损害赔偿,这种损害赔偿包括了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