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窝藏赃物是否能认定共同犯罪,要看参与的阶段。因为按照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需要出于共同的故意,所以如果是事先通谋,约定好为犯罪人窝藏赃物,属于共同犯罪。但如果原先并不知情,在犯罪人已经实行犯罪之后才帮助其窝藏赃物,就不属于共同犯罪,自己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在共同犯罪中,对赃款、赃物由刑事案件的办案机关进行追缴,如果经确定属于被害人的进行退赃,属于犯罪分子所用的上缴国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聚众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所以只有首要分子组织、策划、指挥是犯罪行为。当主要分子超过两人、策划、指挥聚众犯罪,构成共同犯罪。但是当主要分子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就是一个人聚众犯罪,没有共同犯罪。可见,聚众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辟谣】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真相:不是分析: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主犯有两种:一种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主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主要犯罪分子外,在共同犯罪中形成、实施和完成共同犯罪的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里需要区分的是主犯和首要分子的关系。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首要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第二,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但是,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一定是主犯,因为在犯罪集团中,除了主犯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主犯。原则上,在聚众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也可以认定主犯是主犯。但是,在聚众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刑法》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而首要分子只有一有一人时),没有主犯.从犯之分,首要分子当然不在乎主犯。【提醒】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如何处罚?1、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导致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对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363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