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醉驾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对罪过大、罪过较大造成事故的应予以实际处罚,判实刑,不宜判缓刑。对于主观罪过小、罪过较小的肇事案件,因为他们主观心态是没有预见到会发生事故或已经谨慎注意而注意力度不够,对他们处罚重没有实际意义,结合其他条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二)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 3、交通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交通肇事罪缓刑的规定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作出终审裁决,李华军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2006年12月4日,李华军驾驶货车载勾机由罗城县往宜州市方向行驶,因疲劳驾驶冲向路边,李华军向左急打方向时,车上勾机甩出道路右侧外,砸中路旁工棚及工棚下的一辆摩托车,车辆继续驶往道路左侧与潘祖军驾驶的两轮摩托车(后载陈忠)发生碰撞,造成潘祖军死亡、陈忠受伤、4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宜州市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华军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驾车肇事导致他人伤亡,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交通肇事罪。事故发生后,李华军认罪态度较好,与被害人家属自愿达成赔偿协议,对李华军可酌情从轻处罚。为此,法院以李华军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判后,李华军不服,上诉至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审理后认为,李华军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疲劳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一伤的后果,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交通肇事罪。案发后能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与死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且认罪态度好,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综合本案实际情况,对李华军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中院决定对其宣告缓刑。为此,中院作出改判的终审判决。
相关法律对交通肇事罪量判缓刑的有这些因素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那么,什么表现才是“悔罪表现”。结合交通肇事案件的特征,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根据有关交通法规,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对伤者施救、主动报警、保护现场、配合有关机关处理事故是他们的义务。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常常遇到被告人表达愿意赔偿,但却不做出赔偿的具体行动,都不是积极赔偿的表现。综上,只有具备上述三点才能认为是具有“悔罪表现”,不具备悔罪表现的,不宜适用缓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