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
我国刑法没有危害环境罪。 在我国,危害环境的行为属于环境污染罪。它是指违反国家,排放、倾倒或处置放射性废物、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环境犯罪又称为危害环境犯罪、公害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因各国的社会发展、法律历史背景等实际情况的不同,各国的环境犯罪概念的内涵也不同,它主要取决于该国刑事立法的具体规定。 1、危害环境罪是指通过恶化环境而危害人身健康和财产等的犯罪 2、危害环境罪是指以破坏环境媒体的形式而危害人身健康、财产和环境的行为 3、危害环境罪是指危害生态系统自身的犯罪 4、任何人实施了法律所不许可行为或未履行某项法定义务,如果这种作为或不作为的结果危害了公众生命、健康、财产、道德或福利,或者妨碍公众行使或享有公众共有的权利,就构成了一项普通法上的罪刑,即公害罪 5、公害犯罪是指环境污染,或者是由于各种有害的制品对公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具有明显犯罪性质的行为等。 国外环境犯罪的概念的不同反映了各国环境刑事立法状况的不同。英美等适用单一刑事处罚的国家将一切程度不同的危害环境的行为都规定为环境犯罪,不要求危害环境需造成严重结果或情节严重,其对环境犯罪的规定只有“质”的要求,没有“量”的限制,所以反映在概念上也比较实用。而德国、日本等适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的国家,仅将严重的危害环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反映在概念上有“量”的限制,如果环境违法行为危害性较小,或者情节不甚严重的则不是犯罪行为。
1、倾倒危险废物较轻的的会处以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2、构成刑事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危害环境的犯罪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犯罪要件如下: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本罪侵犯了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