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到期还会不会被起诉是难以判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起诉了,因为诉讼程序超过了法定时间,可以终结或者中止审理。如果再发现不利的证据,司法...
首先,取保候审是不能免除刑事责任的,依旧会被起诉,请问你是否已经被取保候审,请律师了没有,目前案子在什么阶段,是涉及什么案子?(白天来电)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不是不用判刑,而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时限不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分两种形式:一是提出保证人。就是平时说的人保。二是交纳保证金。就是平时说的财保。如果案件不涉及经济,保证金为200050000元;如果涉及经济,按涉案数的13倍交纳。被取保候审后,要遵守下列规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时及时到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就没收保证金,并且视情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被保证人违反上述规定,没收了保证金,现在又被逮捕了。我不知被取保候审人是否真的违反了规定?如果是,现在的结果就是合法的,否则,就是办案机关违法。看来,不是要钱。至于说没事了,估计是为了让被保证人到案。特别提醒:有的地方,把没收保证金作为创收的手段,设法没收。故意在得知被保证人因故离开居住市县、或者醉酒、或者晚上等时候找人,只要两次不到,就“合法”地没收了保证金,并作出其他处理。其实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以再起诉的。 1、起诉告知书是检察院发的而不是公安局。这说明检察院正在审查案件,准备向法院提起公诉。 2、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有条件的在外等待处理结果,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结。在没有撤案的情况下,仍然会被起诉、判刑。《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后可能会被起诉。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不会被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379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