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受贿人取得贿赂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受贿罪区别为收受型贿罪和索取型受贿罪。 2.收受型贿罪是指行贿人主动交付财物而受贿人被动接收财物的行...
1.根据受贿人取得贿赂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受贿罪区别为收受型贿罪和索取型受贿罪。 2.收受型贿罪是指行贿人主动交付财物而受贿人被动接收财物的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利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除了有索贿和收受.贿赂这两种基本行为形态外,还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如《刑法》第385条第二款规定。如《刑法》第388条规定。 3、犯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 故意 综合上面所说的,受贿罪的主体必须要属于属于的工作人员,而且是为了达到他人的不法目的,向他人索取财物这种行为完全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只要实施此行为必定就需要承担刑事的责任,一般在处罚时也会按受贿的数额大小来进行判定。
受贿罪证据是证明上述事实的证据,包括:1、物证,如受贿金钱、商品等;2、书证、受贿账簿等。;3、证人证言;4、受害者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护;6、鉴定意见;7、检查、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记录;8、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利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除了有索贿和收受.贿赂这两种基本行为形态外,还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如《刑法》第385条第二款规定。如《刑法》第388条规定。 3、犯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 故意 综合上面所说的,受贿罪的主体必须要属于属于的工作人员,而且是为了达到他人的不法目的,向他人索取财物这种行为完全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只要实施此行为必定就需要承担刑事的责任,一般在处罚时也会按受贿的数额大小来进行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4人已浏览
291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