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纪委对举报人有保密保护的义务,纪委受理匿名举报信后,不会主动去查举报人或举报信的来源。 二、纪委受理举报和匿名举报后,按一般程序会就举报...
1、纪委对举报人有保密保护的义务,纪委受理匿名举报信后,不会主动去查举报人或举报信的来源。 2、纪委受理举报和匿名举报后,按一般程序会就举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纪委对举报人有保密保护的义务,纪委受理匿名举报信后,不会主动去查举报人或举报信的来源。 二、纪委受理举报和匿名举报后,按一般程序会就举报的事实进行有原则、有范围或非公开的初核被查——根据初核被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调果——帝立案调查的——调查核实——进行组织处或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司法和序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程序处理,纪委一般不再干预。 三、举报人大可不必担心纪委会查举报信的来源,即使纪委知道了举报人也会被保密,否则,谁泄密了都会担事的。 《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范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行政监察法》对于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作出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监察机关应当受理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 新《行政监察法》第6条增设了保护举报人信息条款,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泄露举报事项、对举报人打击报复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新《行政监察法》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是保密的但是实际情况有时是这样:有时有关工作人员会泄露出去,因为勾结了各种情况,让举报人身处险境。这就是所谓的理论和实践的不同了。
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执纪审查应当查清违纪事实,让审查对象从学习党章入手,从理想信念宗旨、党性原则、作风纪律等方面检查剖析自己,审理报告应当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反映审查对象思想认识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6人已浏览
4,552人已浏览
3,849人已浏览
2,6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