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未达成协议,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并分割财产,决定子女抚养等问题。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对法院生效后...
双方父母赠与夫妻的财产,夫妻离婚时能要回吗? 赠与是当事人一方允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他方,他方表示受领的民事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9条、离婚协议之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或因离婚而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所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综上,我认为,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虽然没有达成赠与协议,但是却以实际行动实施了赠与行为,共同将现金存入子女的名下。夫妻离婚财产赠与子女的该行为应当认定为赠与。除非一方能够证明,在存入现金的时候,自己并不知情,而是另一方私自作出的行为。这种情形下,举证得力,可以不认定该现金为赠与,而划入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否则双方都知情,明明可以将现金存入自己名下或者各自存入一半与自己名下的情形下,而将全部现金存入子女名下,即便不存在赠与协议,应当属于以实际行动实施了赠与的行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所作出的任何财产处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婚前财产离婚赠与后,需要撤回是合法的,但能否撤回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规定:“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86条的规定处理”。 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如果“婚前财产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后”,法院基于有赠与的“书面表示”(或口头约定),且赠与的房屋已过户的变更行为,法律上认为“赠与”不得撤销。
1、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成“可以”或“不可以”,需要具体分析。2、这个问题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是“赠与的撤销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况:(1)赠与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不再为赠与行为。在撤销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条件:①赠与的财产已转移其权利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②赠与合同订立后经公证证明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③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论当事人以何种形式订立,不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问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均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是指为了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了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为的赠与。此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2)赠与的法定撤销:指赠与合同成立后,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法定撤销的情况:①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其要点,一是受赠人实施的是严重侵害行为,而不是轻微的、一般的侵害行为;二是受赠人侵害的是赠与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在此列。②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其要点在于:一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二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能力,而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③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3)二者的区别第一,撤销赠与须依法律规定的事由。第二,只要具备法定事由,不论赠与合同以何种形式订立以至经过公证证明,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赠与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3、因此,不能简单的说可以撤销或者不可以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