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十七条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
根据《国家赔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错误取保候审的,不能够获得国家赔偿。国家赔偿主要是计算被羁押的时间,也就是被刑事拘留期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请行政赔偿是有时效限制的。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时效为两年。但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一、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据此,我国国家赔偿时效包括以下内容: 1、时效期间一律为两年。 2、国家赔偿时效期间不是从受害人受损害之日开始计算,也不是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计算。这是国家赔偿制度在时效起算方面的特色。 3、国家赔偿中存在诉讼时效的中止。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员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天内,提交人民检察院审批。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申请审批的时间可延长一至四天。对于逃跑犯罪,多次犯罪,组织犯罪的重大嫌疑犯,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申请批准的时间可延长到30天。人民检察院应在收到公安机关批准逮捕书后的7天内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在收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嫌疑人,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需要继续调查,满足等待审查、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等待审查或监视居住。人民检察院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到三天。不需要逮捕的,应立即释放。需要继续调查,满足等待审查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等待审查或监视居住。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天。逃跑犯罪,多次犯罪,组织犯罪的重大嫌疑犯,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根据公安部《规定》第110条的规定,逃亡犯罪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犯罪,或者在居住地犯罪后逃到外市,县继续犯罪的多次犯罪,是指3次以上犯罪的伙伴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6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