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刑事拘留转逮捕的最长期限是37日,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不同的案件,转逮捕的最长期限不同(分别是14日、17日、37日),具有三种特定情形的...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不能超过37天,但实践中一般都不会等到第37天,一般犯罪事实查清后公安局法制科就会报请检察院批捕,因此很多都是在30天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的申请程序与执行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没有时间限制。但聘请律师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时间是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除涉及国家安全类案件外,均由公安机关执行。
逮捕最长时间是37天,如果37内还不批捕就要放人。逮捕要当事人签字,家人也有一份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即使逮捕了,也还是犯罪嫌疑人,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罪犯。家属应当在通知书上签字,这只是对执法机关告知的确认,如果确有冤情这也是证据公安机关下达逮捕通知书,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已进入侦查阶段,涉嫌案件当事人只是犯罪嫌疑人,不代表就是罪犯,案件还要经过调查取证,审判起诉。通知书是告知家属的,最好还是签字
在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刑事拘留时间可以超过37天。 除此以外,如果刑事拘留超过37天没有批捕的,属于违法羁押,应该立即变更强制措施或予以释放。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 第一百二十六条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536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