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虐待家庭成员罪;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虐待家庭成员罪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规定,行政案件的案由分为:作为类案件、不作为类案件、行政赔偿类案件。案由的结构应当具备以下两个要素,行政管理范围及具体行政行为种类。其中行政管理范围划分为42大类;具体行政行为种类分为27类,这里无法详细说明,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进行详细了解。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区别于民法上的诉讼时效,现简述如下:第一、一般起诉期限:六个月,期限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第二、特殊期限: 1、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起诉的期限: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2、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3、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得超过五年。 4、对不作为提起诉讼的,应当在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方面,无效行政行为不受期限限制。另一方面,行政赔偿的起诉期限为收到赔偿决定或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未作出赔偿决定的,从法定60日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八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5,422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