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刑法规定应予以刑事处罚的行为就是未成年人犯罪。《中华人民...
关于单位犯罪刑期的单罚制 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例如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广义而言,未成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对未成年犯罪进行定义的。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这个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正行为扩展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降低这个年龄段的下限。对这个下限有不同的看法。相关意见认为定在10岁比较合适。原因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未成年犯罪人口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向社会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第一个高峰期。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犯罪的研究。因此,指出未成年犯罪是指10-25岁的人实施的严重社会危害行为。笔者同意。这个概念包括18岁以下的少年犯罪和25岁以下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但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和犯罪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犯罪。
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适用这一规定,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行为人与走私人通谋,是成立走私罪共犯的前提。因为,按照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行为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必要条件,而没有通谋就难以认定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未与走私人通谋,为其提供保管等方便的,可能构成窝赃罪或其他犯罪,但不能定走私罪的共犯。2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为走私人提供便利的行为,即为走私人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
对于你所咨询的的内容,具体是。涉及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的金融证券类、传销类、欺诈类经济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3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