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事案件被鉴定人行为能力的评定:(1)被鉴定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不能辨认或者不能保护自己合法权...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以下几种: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所谓行为能力,就其广义而言,乃依自己的意思活动,引起法律上的效果的能力。意思能力是内在的心理能力和自然的精神能力,包括合理的认识能力和预期能力两个方面,指的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法律上的效果或事实的效果,能否正确认识和预期。另外,行为能力指的是行为人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的法定能力。1980年代以来,民事案类在北京地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约占鉴定总数的10%。常见的有婚姻、财产、子女、赔偿、契约等内容。其中婚姻(离婚)问题最多,约占民事鉴定总数的2/3,其次是赔偿问题,约占1/4。在疾病诊断方面,仍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约占民事鉴定案例的1/3,其次是神经症(19.5%)及反应性精神病(14.6%)等。精神发育迟滞所占比例较小,不足1/10。
第一百七十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
1、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十六岁以上未成年人,以自身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8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四、未满八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5、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6、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认定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7、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和精神健康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必承担任何法律后果?真相:不是分析: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侵权责任。2、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向本人财产支付赔偿费。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3、16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四、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5、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追诉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提醒】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办公证?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申请公证的,由其监护人代理。2、申请公证时,应提交以下材料:(一)自然人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身份证明;(二)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必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必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三)申请公证的文件;(四)申请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必须提交财产权利证明;(五)与申请公证事项相关的其他材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96人已浏览
829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5,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