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417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惩罚有预备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责任查处犯罪活动,通风报信,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提供便利的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刑法里面没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这个罪名,你描述的这个情况应该是:窝藏、包庇罪。二、具体判刑的结果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分析,受贿罪的判刑要根据犯罪金额、是否退赃、是否认罪、是否有立功表现等综合考虑。三、刑法条文供你参考: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一般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严重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责查处犯罪活动。只要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就构成犯罪的成功,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处罚主要是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对于满足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缓刑标准的规定的,可以判处缓刑。根据缓刑的使用范围,那些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都是有可能得到缓刑处罚的。 《刑法》第417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 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 3、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 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上述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以上情形,即应对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1、适用范围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对象其一是缓刑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犯罪分子既然已经做了和法律抵触的行为且伤害到了别人就应该被处罚,这样对于受害的人来说才是基本公平的,但是代替处罚的机关人员为了私利放走了这些人或者做了能够让他们逃脱的行为就是另一种犯罪,此时被查处就应该被确定是严重犯罪而被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4人已浏览
1,014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