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土地登记需提交土地和规划部门建房批件,还有原房主的所有证书,手续齐全,手续合法,相关单位就会给你办理,那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1、新建房...
1、房屋转让连同土地使用权转移,需提交房屋买卖协议、房照、原土地使用证。2、房屋连同土地使用权继承,赠与需提交房照、原土地使用证、公证书或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土地使用权利人身份证或户口册复印件 3、土地使用的权属证明材料(政府行文) 4、初始登记颁发的土地证书 5、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6、批准用地缴税费发票或罚款收据复印件申请者提交以上资料后,国土资源所派员进行地籍权属调查,符合规定的在20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住宅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工业区):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性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2、土地使用年限期满可自动续期根据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中的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据悉,在《物权法》出台之前,根据1994年7月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而《物权法》出台后,虽然规定了可以自动续期,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动续期”替换了“无偿自动续期”。但是,当购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样进行权利延期,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费用,缴纳多少出让费用,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适当续费是最有可能的。(江门日报傅学超)我国土地一直以来是国家所有,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是拥有的使用权,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住宅使用权是70年,在这个年限超过之后就会自动续期,导致很多人并不知道使用年限,其他房屋的使用权有50年,并不是所有的都是70年。
沈阳现在的房屋改成不动产权证了,不动产权证包括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两者主要区别是房产证是权利人依法管理、经营、使用和处分房地产的凭证。《房地产证》同时记载有土地文件和房屋文件,是对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统一进行登记。而原《房屋所有权证》则没有记载土地使用权状况。房产证,即《房屋所有权证》,是指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产权证,一般来说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但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由房屋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开据的《房地产权证书》。房屋产权证具体又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由房屋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开据的《房地产权证书》。1、房产证,是当地房产管理局下发的,是国家唯一承认的房产归属人的凭证。产证上是谁的名字,那么此房产就是谁的私有财产,产权证自己发证日期起五年后可上市交易。2、土地使用证是国土资源局下发的。一般使用年限住宅为70年,商业房为50年,房产所有人只具有使用权,不能交易买卖,土地乃属国家所有。3、有房产证,在拆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拆迁安置补偿以持有产权证人的名字为准。丢失的土地使用证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给用地户造成严重损失。如利用丢失的土地使用证、房产证骗取贷款或从事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就时有发生。土地使用证是政府核发的确认土地使用权的证件,是用地者依法管理、使用土地的法律依据,土地使用证为一种不动产的权属证件,有着其它证件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您自身的权益,请妥善保管好土地使用证。现在的不动产权证已经包含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两项了,很多的时候,土地使用证已经没有用了,但是如果援助的手中有土地使用证的话,还是最好吧土地使用证拿在手里,以防有的时候土地使用证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作其他用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