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为您解答。调解、仲裁、复议和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不是一个概念,前面这些方式都是解决一些争议不大的事件,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当事人才会向...
调解、仲裁、复议和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不是一个概念,前面这些方式都是解决一些争议不大的事件,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当事人才会向法院提起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①、启动条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如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进行诉讼,即你自己已放弃了诉讼的权利,所以认为仲裁和诉讼可并存是错误的。
首先,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原处理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行政机关审查该行为并作出决定的制度。
1、行政诉讼不一定要经过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不通过行政复议而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例如:某工商局以张某的企业违反行政管理条例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后经查实并无违规行为,对于在吊销营业执照期间的损失,张某有三种途径实施救济:1、向该工商局请求赔偿,如果对于赔偿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张某可以像工商局上级主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张某可以直接向工商局上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同时提出赔偿要求。如果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在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但是对于有些行政纠纷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包括:1、国家行为;2、刑事司法行为;3、不具有行政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4、抽象行政行为5、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6、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7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例如国务院的复议裁决为终局裁决,不可提起行政诉讼。 8、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9、行政调解行为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2、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对行政行为给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造成损害而进行的救济方式,就两者的结果来看都可以达到救济的效果。不同的是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服的还可以诉讼,诉讼结果不服就不能复议了,只能通过上诉解决。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