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违约条款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违约条款的写法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违约...
合同违约条款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违约条款的写法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违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违约金可以由合同当事人自行约定,一般来说违约金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当事人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给予减少或者增加。
为了合同的顺利履行,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会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是关于违约金的确定方式。那么违约金应如何约定,才是有效的呢?1、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当事人的实际损失范围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合同正常履行情况下的预期利益、因违约而造成当事人的时间损失、用损失以及其他机会损失等。损失范围明确后,当事人可以就有关损失的具体数量、标准作进一步的约定。也就是说,双方当事人应该对违约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予以明确,使之成为没有争议的合同内容。2、自己衡量一下,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违约金明显超过实际损失的30%的,视为“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减少。所以,自己可以对照上述实际损失,衡量一下,以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从这个角度讲,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反而是不利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会被调整、减少的。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一般来说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438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