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你好 《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股东抽逃出资引发的法律后果非常严重。一般情况下,对于股东抽逃出资的...
根据《公司法》第75条的规定,只有存在以下情形,股东才可以退股: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出资不是成为股东的前提,比如接受赠与所得,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管理规范的情况下,法律支持股东意思自治,包括股东出资金额、持有股权比例、表决权和分红权的约定等。股东持有比例一般与实际出资比例一致。但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也可以约定不按实际出资比例持有股权,不影响公司经营或对外担保功能的实现。退一步说,即使约定股东完全不出资,股东按照约定享有的股权也受法律保护。所以不出资也能成为公司股东。
对于买卖股票的行为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例如直接参与发行和交易的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就是直接不可以开立账户。另外,直系亲属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也需要避嫌。
股东不能随意撤回出资,否则会有撤回出资的后果。具体后果如下: 一、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抽逃出资的行政责任:公司成立后,公司发起人或股东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三、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抽逃出资金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