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上,法律和法规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民事赔偿方面,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事故发生的事实以及各方对事故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无...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逃离现场、导致现场变动、证据丢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 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3.当事人驾驶车辆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红灯继续通行的; 4.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越过施划有禁止穿越的道路中心线或者隔离设施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5.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通行范围内,与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6.当事人驾驶车辆在人行道或行人通行范围内,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7.当事人驾驶机动车未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8.当事人所驾驶车辆的装载物在遗洒、飘散过程中,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 9.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倒车时,与车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10.当事人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逆行,与顺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11.当事人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超越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1.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责任双方各占50%,那么这就是等额责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赔偿情况: - 如果事故双方都是机动车,那么对方的保险公司将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全额赔偿对方的损失,超过部分则由事故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如果事故中有一方是机动车,而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那么在机动车方可以减轻非机动车或行人的10%至2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方将按照60%至70%的比例赔偿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的损失。 - 如果事故双方都是非机动车或行人,那么将按照50%的比例分别赔偿对方的损失。 2.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如果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他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二)如果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那么将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四)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他方将无责任。
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车主与驾驶员通常不是同一人。因此,车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常情况下,在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驾驶员存在过错或受雇于他人等情况下,他们才需要支付赔偿金。而如果车主并未从事故中获得任何不当利益,那么他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例如,当车主将车辆出租、出借甚至出售给他人但未完成所有权转移手续时,只要车主无明显过错,便无需为此事负责。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在哪些情况下车主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根据车主的雇佣职责,他有可能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驾驶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他人受伤,那么车主与驾驶员均需共同承担连带赔偿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车主,您有权向驾驶员追讨相应的款项。具体分析如下: (1)车主对受害者的责任负担(对外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车主作为用人单位,无论驾驶员是否存在过错,只要他在执行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时导致他人受到伤害,用人单位都应对受害者承担侵权责任。 (2)车主对驾驶员的追偿权利(内部责任):一旦车主已经向受害者支付了赔偿款,只要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系由其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所引发,并且该行为超越了法律赋予的权限或单位的授权范围,那么车主(即用人单位)便可依法行使追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上述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60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