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协商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后,一般由医患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法律程序如下: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 2.然后患者或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 3.法院进行审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立案。 4.法院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 5.被告进行答辩。 6.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选择申请医调委调解或者与医院协商解决。诉讼成本确实很高,如果能调解或协商也很好。但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了解甚少,需要评估报告,帮助患者在院方的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过错参与度、赔偿额度等方面有所了解,弥补患者缺乏的公平基础。
医疗纠纷不想走法律程序还有一种途径就是:直接找医院医务科进行友好协商解决一般能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关系都比较简单,双方都愿意协商解决。但是在协商解决过程中,因为病患家属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进行协商会更利于自己获得应有的赔偿。《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即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过错,只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就得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548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