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从本质上来说,解释一里规定的是个结果犯,要求家庭暴力行为的后果具有伤害性。而反家庭暴力法中是个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该家庭暴力行为即构成。...
与的区别主要有: (1)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而且执行了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在刑罚执行期间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这种制度是追求积极的刑罚效果而采取的处罚手段,其实质还在于通过假释制度的运行实现刑罚效益的最大化,规范引导受刑人遵守社会法律秩序。 2、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该条款对犯罪人犯两种或多种暴力性罪行,其分别被判刑期不满十年,而合并执行达十年以上的情形是否同样适用此规定不明确。而在司法实践中,当一个犯罪人同时触犯了两种暴力性犯罪,如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被各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合并执行达到十年有期徒刑的,该受刑人是可以被假释的。
1、在家庭上,离婚是指配偶依法脱离夫妻关系,分居是指配偶依法分别居住和生活,但在法律上尚未脱离夫妻关系。 2、离婚和分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和两种法律制度。 3、在国际私法上,各国立法一般不分别规定两者的法律适用,而是统一加以规定。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特征如下: 1.减刑的对象是正处在刑罚执行期间的罪犯。 2.减刑针对的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3.对于减刑的适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78条规定,减刑的范围为,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