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定监护人是孩子的父母,不是根据户口,如果孩子与父母异地或者父母不具备监护能力,可以由其他亲属代为监护人。...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 《治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经济合同纠纷。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其他经济合同纠纷。 第二,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第三,技术合同纠纷。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第四,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纠纷。 第五,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包括著作权与商标许可证使用合同纠纷、专利使用许可合同纠纷等。 第六,涉外经济合同纠纷。包括涉外买卖、委托买卖、运输、技术转让、租赁、保险和中外合资、合作合同纠纷,以及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其他合同纠纷。 第七,海事、海商合同纠纷。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船舶租赁、海上拖船、海上保险合同等纠纷。 第八,民事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包括民间借贷、个人合伙等纠纷,财产侵权及其他非合同纠纷。
劳动案件中,工资数额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只需要说出具体工资数额即可。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可劳动者主张的工资数额,那么需要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签字的工资表或银行卡转账记录来反驳劳动者,否则仲裁委会采信劳动者的观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抢劫罪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如用麻醉、使人中毒等方法。 (3)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依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4、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如果我对强劫罪判几年的回答可以帮到您,请采纳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6,233人已浏览
4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